DeepSeek本地化部署,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的AI实战指南
0 2025-07-31
“一觉醒来,账户不但清零还倒欠平台20万!”上周粉丝老李的私信让我后背发凉——很多人以为爆仓最多亏光本金,直到收到催债短信才傻眼。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说透:爆仓后到底要不要赔钱?什么情况下能躲过一劫?
我亲眼见过的真实剧情:2023年比特币暴涨时,朋友用10倍杠杆做空,结果凌晨遭遇扎针行情(价格瞬间拉升20%)。次日账户显示-15万,平台连发三条短信催缴债务。
关键来了:
穿仓(亏光本金+倒欠钱)在期货、加密货币合约中极常见;
国内期货公司会追索债务(法律支持),但部分海外 crypto 平台可能豁免;
千万别信“爆仓就不用管”的谣言!去年某散户因拒还5万穿仓款,被冻结银行卡还被列为失信人。
典型场景:
老王用5万保证金融资10万买股票,股价跌30%后,账户净值剩8万(负债10万),倒欠2万。
为什么得赔:
券商不是慈善家!他们垫付的钱本质是有息借贷,穿仓等于你借的钱亏超了抵押物价值。不还?等着律师函吧。
最坑的陷阱:部分平台“自动减仓”机制失灵!
正常情况:穿仓时平台用风险基金垫付(如币安SAFU基金);
极端行情:2024年4月比特币单日暴涨15%,某小平台穿仓窟窿太大,直接向用户追债。
建议:玩合约前务必翻遍《用户协议》,重点找“穿仓处理办法”条款(藏得比蟑螂还深)。
反常识真相:爆仓价≠实际平仓价!
假设你比特币多单爆仓价是$60,000;
但市场暴跌时流动性枯竭,平台可能在$58,000才能平掉你的单子;
这$2000价差就是你要补的窟窿。
好消息:单纯炒股爆仓仅限本金亏光,不会负债!原理很简单——你没借券商的钱,最多亏自己的。
国内头部期货公司(如中信、永安)穿仓后:
先扣你账户余额;
再用风险准备金垫付;
最后才追索个人(小窟窿基本不追究)。
对比:加密货币平台OKX、币安主流币合约,穿仓由平台保险金覆盖,用户不欠债(山寨币合约小心!)。
如果爆仓是因为:
平台服务器宕机导致无法止损;
恶意插针操纵价格;
未按约定比例强平...
保留交易记录立刻起诉!去年某用户因平台系统延迟获赔12万损失。
血泪公式:
杠杆倍数>100÷资产波动率 = 作死
比如比特币日均波动约8%,极限杠杆应≤12倍,但个人建议别超5倍(给自己留反应时间)。
心理止损线:亏30%本金时手动平仓;
系统止损线:设比心理线高10%,防手滑/断网。
我电脑旁永远贴着便签:“止损不丢人,欠债才丢人!”
每月一次模拟极端行情:
“如果持仓品种明早暴跌30%,账户会不会穿仓?”
算完背后发凉?赶紧减仓或追加保证金。
爆仓后是否欠债,本质看你有没有“借别人的钱玩火”。如果完全用自己的钱炒股,爆了就当交学费;但若用了杠杆,请时刻记住:
你赚时平台抽成,你亏时它可能让你赔穿底裤。
控制欲望比研究技术更重要——这话我每年都说,可总有人等到催债上门才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