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鹅问题揭秘,三招让品牌摆脱 撞衫 尴尬

1 2025-08-08


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?走进一家商场,看到一排奶茶店:同样的Logo设计风格、差不多的菜单名字、连促销活动都像是复制粘贴的……说实话,每次路过我都分不清谁是谁。这不就是典型的“企鹅问题”吗?

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也懵了——啥?企鹅能有什么问题?后来才知道,它压根不是真的说南极企鹅,而是个扎心的商业比喻:​​当所有企业长得一模一样,消费者眼里你就是企鹅群里最普通的那只​​。


一、先弄懂“企鹅问题”到底卡在哪儿

​核心矛盾​​:用户懒得区分你,直接选最便宜的!
就像搜索“财务顾问”跳出来2870万个结果,客户哪会耐心对比?最终只能拼价格,利润越压越薄。

企鹅问题揭秘,三招让品牌摆脱 撞衫 尴尬​我见过最典型的翻车案例​​:本地两家烘焙店。A店主打“手工窑烤面包”,B店眼看生意火,立刻跟风改招牌、抄产品,连包装纸颜色都一样。结果呢?老顾客吐槽“两家根本分不清”,新顾客直接选打折更狠的——最后双双陷入价格战,月利润反而跌了30%。

​所以说,破局第一步​​:先让用户一眼认出你!比如那家坚持做窑烤面包的店,后来在包装袋印上“柴火香才是灵魂”,甚至放了个迷你窑炉模型在柜台。路过的人好奇多问两句,故事就传开了。


二、三个接地气的“脱企鹅”战术

1. ​​用极端标签撕开口子​

别怕细分!我帮一个瑜伽工作室做定位时,发现周边竞品全在卷“环境高级”“师资强大”。后来干脆建议他们主打“专治社恐的瑜伽馆”——课程设计聚焦小班私密教学,宣传语写“不用尬聊,专注呼吸”。三个月后,70%学员提到“就是冲着不社交来的”。

关键点:标签越反常识,越容易跳出来。比如“慢节奏健身房”“下雨天才营业的咖啡馆”。

2. ​​把弱点变成记忆点​

“企鹅”们总爱藏拙,但​​适度暴露缺陷反而真实​​。有个卖有机蔬菜的客户,配送偶尔延迟被投诉。后来在官网直接挂出:“今日配送区域:XX路(堵车预警+1小时)”,配上司机满头大汗的照片。结果老客户留言:“就冲你这不忽悠,我愿意等!”

3. ​​绑定一个具象符号​

为什么提到“怕上火”就想到王老吉?符号联想比功能描述管用十倍!哪怕是小店,也可以学社区水果摊的刘姐——她的微信名叫“榴莲刘”,头像永远抱着榴莲,朋友圈只发榴莲知识。现在整条街买榴莲都找她,其他水果?那是顺带的。


三、普通人能抄的“去同质化”模板

​冷启动公式​​ = 1个极端标签 + 1个缺陷故事 + 1个符号道具

  • 开面馆 → 标签“只卖3碗面” + 故事“老板熬汤忘关火被投诉” + 符号“桌上摆烧焦的锅”
  • 做咨询 → 标签“不接急单” + 故事“曾因赶工方案翻车” + 符号“电脑贴‘慢慢想’便利贴”

最后说点大实话

解决“企鹅问题”不是让你颠覆行业,而是​​找到那个“不一样”的缝隙,然后狠狠凿穿它​​。别学那些盲目跟风的烘焙店,多想想窑烤面包的柴火香——有时候,客户记住你,可能就因为柜台前那一缕烟。

(试试明天就在产品上加个有故事的符号?)

上一篇 Nebo手写转文本技巧,5分钟搞定会议记录超省心
下一篇:时光宝石怎么获得,3种实用方法帮你轻松到手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