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ust Wallet Keepbit 平台:如何添加 USDT?该平台真的安全吗?
0 2025-05-17
你是不是刚接触Linux系统管理,看到ksh
(Korn Shell)这个词就有点发懵?别慌,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看似高冷、实则非常实用的命令行工具,尤其适合想从零开始学脚本的小伙伴。
几年前我刚接手服务器维护时,发现一堆自动化脚本都用的是ksh
,当时还纳闷:“为啥不用更流行的bash?”后来才懂,ksh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真是老司机——特别像AIX、HP-UX这些Unix系统,几乎默认用它。举个例子:我写过备份日志的脚本,在bash下偶尔报错,换成ksh后居然稳如泰山。
来,直接上代码!新建一个
hello.ksh
文件,输入:
ksh复制#!/bin/ksh print "嘿,你的第一个ksh脚本成功了!"
保存后,终端里敲两行命令:
bash复制chmod +x hello.ksh # 加执行权限 ./hello.ksh # 运行它
看到输出没? 就这么简单!注意两点:
开头#!/bin/ksh
必须写(别用#!/bin/sh
,系统可能默认bash);
print
是ksh专属命令,比echo
更规范。
ksh的变量用起来和bash差不多,但有个坑:赋值时=
两边不能有空格!比如:
ksh复制name="老王" # 正确 name = "老王" # 报错!
再试试循环——处理日志文件时超实用:
ksh复制for file in /logs/*.txt; do print "正在压缩: ${file}" gzip "$file" done
重点:${file}
的写法比$file
更安全,避免文件名带空格时出错。
我团队里的小李最近写了监控CPU的脚本,核心代码就4行:
ksh复制#!/bin/ksh cpu_usage=$(top -bn1 | grep 'Cpu' | awk '{print 100-$8}') if [[ $cpu_usage > 90 ]]; then print "警报!CPU飙到${cpu_usage}%了!" >> /var/log/alert.log fi
为什么选ksh? 它内置的数学比较([[ $a > $b ]]
)比bash的-gt
直观多了,新人一眼能看懂。
数组下标从0开始:别试图用arr[1024]
——ksh上限1023,超了就崩;
脚本调试:运行前加set -x
,能打印每条执行的命令(查bug神器);
跨平台兼容:如果脚本要在Unix/Linux混用,避免bash特有语法如declare
。
个人建议从实际需求切入:比如自动备份、日志清理这种小任务。ksh的文档不多(尤其中文),但它的逻辑比Python简单,特别适合系统管理类任务。遇到问题多看man ksh
手册,或者搜带.ksh
后缀的脚本范例——这些往往是高手写的实战代码。
希望这些能帮你少走弯路。下次遇到脚本问题,不妨试试ksh,说不定有惊喜!